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711次| 发布日期:06-12 12:01:53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五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350xue.com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教





记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基本掌握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    
课    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  本课为第 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课   时
目   标  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②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③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及训练
重   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仪   器
教   具  投影片(教材第78页的饼图)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1)表示(         )。
(2)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计算。(1)5÷8  (2)4÷9
 二、揭示课题
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除法时经常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2
(1)读题后,指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板书:
    1÷3=
(2)讨论:1 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线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1米
 

      ?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把1米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1米的,就是米。
(3)写出答语。
2.教学例3。
(1)读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3)请几名学生口述分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4)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知道,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
3÷4=(块)。
由此可见,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3、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引导学生观察1÷3=、3÷4=这两道算式,想一想:
①两个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归纳出以下三点:
①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板书:被除数÷除数=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发怎样表示?
板书:a÷b=(b≠0)
(4)想一想: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在整数除法里,除数不能是零,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零,所以这里b≠0。
(5)再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着重强调: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学生阅读教材,质疑问难。
四、课堂实践
教材第79页中间的“练一练”。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全课,说说学到了什么,自我总结,教师作补充。
六、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1-4题。



      板





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教





记  教学效果好,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得比较扎实。    

课    题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  本课为第 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课   时
目   标  ①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②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③知道“事物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及训练
重   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仪   器
教   具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口答:30分米=(  )米  180分=(  )时
练习后引导学生回顾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2.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算式的商。
(1)7÷9(2)4÷7(3)8÷15(4)5吨÷8吨
二、揭示课题
这节课学习“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出示例4。
(1)出示例4并审题。
(2)提问:根据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这两题该怎样计算?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商应该如何表示?
让全体学生尝试练习。
(3)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比较例4与复习题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重点说明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其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练习教材第80页下面的“练一练”第1题。
3.教学例5 。
(1)出示教材第80页复习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时启发学生分析:这道题把谁与谁比,求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把什么看作标准,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样列?
板书:30÷10=3  
      答: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
(2)出示例5并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组织学生讨论解题方法。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讨论后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从分数意义入手。求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把10只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②从倍数关系入手。求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以鸭的只数作标准,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7÷10=。
(3)比较复习题与例5异同点。
通过比较使学生看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用除法计算,都拿作标准的数作除数,得出的商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都不能注单位名称。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到的商是大于1的数,后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得到的商是小于1的数。
4、练习。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实践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8厘米=(  )米  146千克=(  )吨  23时=(  )日
41平方分米= ( )平方米 67平方米=(  )公顷 37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五(1)班有女生25人,比男生多4人。
(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1、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当得不到整数商时,该如何表示?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9题。
















      板





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个数÷另一个数=  教





记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课    题  分数大小的比较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  本课为第 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课   时
目   标  ①使学生掌握分母或分子相同的几个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②应用观察图示边比较边归纳的方法,渗透化归、分类等思想。③培养学生口述算理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及训练
重   点  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仪   器
教   具  投影片(教材例6、例7直观图)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教材第82页复习题,请一名学生口答。
2.看图写分数,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0   ()  ()  1

二、揭示课题
以前我们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初步学会了最简单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这节课就来进一步探究“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