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册全册教案
浏览次数: 51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册全册教案,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
(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伤心、难过)
⑤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一些。
(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
2.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们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古诗《静夜思》。
2.再学几首有关思乡的古诗,并能用书上对话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册全册教案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诵《静夜思》.
2.谁能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呢?
二、拓展知识,积累古诗
1.这首古诗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细致地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思乡的深情,其实我国不少诗人都写过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呢,你知道吗?念给大家听一听,
2.老师这儿也有两首思乡的古诗。
(投影片显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月九曰忆山东兄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教师范读诗。
(2)学生熟读古诗。
(3)教师简介两首古诗的背景及诗意。
(4)有感情练读古诗。
三、实践活动
1.你可以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找一个同学合作,仿照本课对话形式,把这首古诗意思、作者说出来。
2.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评选最佳。
4 乡下孩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第2、3小节。
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4、乡下孩子。
2、乡下孩子:农村里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曾 曾经 未曾
编 编织 编写
含 含义 含笑
挖 挖土 挖苦
猪 猪皮 小猪
串 一串 串门
3、理解词语。
欢唱:欢乐地唱。
编织:本课指编成故事。
含:将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各人练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含:上部“今”,不能写成“令”。
挖:右下部不能写成“九”。
串:下面一个“口”应比上面一个“口”宽些。
偏:左窄右宽。
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四、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怀( ) 灶( )扁( )
坏( ) 肚( )编( )
3、完成习字册上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书空下列字的笔顺。
串 猪 曾 编 挖 含
2、说出下列偏旁的名称及含有该偏旁的字。
二、分析理解。
(一)1、指名读。
2、理解“曾是”。(曾经是,以前是)
3、“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说明自己在幼年时就会在妈妈怀里唱歌了。)
4、“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这也是比喻,指自己幼年时就被爸爸背着到处跑。)
5、野菊开在什么地方?
6、齐读。
(二)
1、指名读。
2、看图:女孩身旁空中飞舞的是什么?它们飞舞的姿态怎么样?为什么捉一只蝴蝶,就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呢?
3、指导读。突出“捉蝴蝶”“编故事” “含草叶”“吹歌曲”。体会孩子嬉戏时的活泼愉快和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
1、指名读。
2、“撑圆了小猪的肚皮”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逮了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乐坏”是什么意思?
4、这一段体现了乡下孩子什么样的特点?
三、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坏( )出( )里( )
开( )动( )上( )
四、课后作业:完成习字册上词语书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2、用“编织”造句。
二、理解分析。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为了说明乡下孩子这么聪明能干的原因是在于他们生长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爱到了培养的锻炼。)
3、齐读。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讲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成长起来。
四、指导背诵。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册全册教案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
(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伤心、难过)
⑤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一些。
(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
2.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们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古诗《静夜思》。
2.再学几首有关思乡的古诗,并能用书上对话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册全册教案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诵《静夜思》.
2.谁能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呢?
二、拓展知识,积累古诗
1.这首古诗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细致地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思乡的深情,其实我国不少诗人都写过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呢,你知道吗?念给大家听一听,
2.老师这儿也有两首思乡的古诗。
(投影片显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月九曰忆山东兄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教师范读诗。
(2)学生熟读古诗。
(3)教师简介两首古诗的背景及诗意。
(4)有感情练读古诗。
三、实践活动
1.你可以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找一个同学合作,仿照本课对话形式,把这首古诗意思、作者说出来。
2.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评选最佳。
4 乡下孩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第2、3小节。
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4、乡下孩子。
2、乡下孩子:农村里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曾 曾经 未曾
编 编织 编写
含 含义 含笑
挖 挖土 挖苦
猪 猪皮 小猪
串 一串 串门
3、理解词语。
欢唱:欢乐地唱。
编织:本课指编成故事。
含:将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各人练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含:上部“今”,不能写成“令”。
挖:右下部不能写成“九”。
串:下面一个“口”应比上面一个“口”宽些。
偏:左窄右宽。
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四、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怀( ) 灶( )扁( )
坏( ) 肚( )编( )
3、完成习字册上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书空下列字的笔顺。
串 猪 曾 编 挖 含
2、说出下列偏旁的名称及含有该偏旁的字。
二、分析理解。
(一)1、指名读。
2、理解“曾是”。(曾经是,以前是)
3、“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说明自己在幼年时就会在妈妈怀里唱歌了。)
4、“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这也是比喻,指自己幼年时就被爸爸背着到处跑。)
5、野菊开在什么地方?
6、齐读。
(二)
1、指名读。
2、看图:女孩身旁空中飞舞的是什么?它们飞舞的姿态怎么样?为什么捉一只蝴蝶,就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呢?
3、指导读。突出“捉蝴蝶”“编故事” “含草叶”“吹歌曲”。体会孩子嬉戏时的活泼愉快和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
1、指名读。
2、“撑圆了小猪的肚皮”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逮了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乐坏”是什么意思?
4、这一段体现了乡下孩子什么样的特点?
三、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坏( )出( )里( )
开( )动( )上( )
四、课后作业:完成习字册上词语书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2、用“编织”造句。
二、理解分析。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为了说明乡下孩子这么聪明能干的原因是在于他们生长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爱到了培养的锻炼。)
3、齐读。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讲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成长起来。
四、指导背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第三册全册教案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一堂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望月怀远》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李贺小传》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棋王》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死水》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远的海子》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之一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菩萨蛮》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细柳营》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给语言插上音乐的翅膀》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绝版的周庄》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源头活水自在行》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泥哨》教学设计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栏目导航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古诗两首2》教学设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咏柳》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四季的脚步》教学设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回声》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太空生活趣事多》教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小柳树和小枣树》教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小池》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小熊真可爱》教学设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怎么过》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我们成功了》教学设
-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第四册《语文园地
-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第四册《语文园地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秋天的图画1》教学
-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二年级下册 识字
-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写在两次教学《守
-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听《画家和牧童》
-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第四册《语文园地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我选我2》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识字四》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识字学词学句1》教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识字学词学句2》教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识字学词学句4》教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识字学词学句3》教